朱良洲[1]李世先[2]謝波[3]楊光寶[3]
?。?.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中醫醫院呼吸科云南昭通657000
2.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龍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兒科云南昭通657000
3.廣東省東莞市東莞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專家對口幫扶昭陽區中醫醫院
廣東東莞523000)
〔摘要〕目的:總結分析我科以咳嗽,喘息為主要表現的住院患者聯合應用藥物導致心腦血管和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回顧選擇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住院患者藥物使用為研究對象,對于有痰、咳、喘癥狀明顯的患者,藥物聯合使用及配伍有:頭孢呋辛鈉或者頭孢塞肟鈉、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氨茶堿注射液、地塞米松或者甲潑尼龍注射液、特布他林霧化治療。治療當中有部分患者出現了心腦血管和胃腸道為主不良反應癥狀。結論:導致患者產生藥物不良反應的因素很多,在臨床工作中多種藥物聯合使用及配伍應高度重視,合理的用藥,以避免或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呼吸系統疾??;藥物聯合使用及配伍;不良反應發生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住院患者100人,男50人、女50人,年齡38歲—85歲,單一的呼吸系統疾病,無其他基礎性疾病。
1.2方法:常規住院醫囑:頭孢呋辛鈉3g或者頭孢塞肟鈉(3-4g)加入0.9%氯化鈉250ml;氨茶堿注射液0.25g+地塞米松5-10mg或者甲潑尼龍注射液40mg加入5%葡萄糖100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特布他林5mg霧化吸入治療。
1.3評定標準:輸液過程中或輸液后出現:頭昏、心慌、乏力、惡心、嘔吐、飽脹、納差、打嗝等其中一項(幾項)均作為入選標準。出現其他不良反應不入選。
2.結果:心腦血管及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不良反應總數13人,不良反應發生率13%。其中男性不良反應5例,女性不良反應8例。男性:38-60歲不良反應2例占4%、61-85歲不良反應3例占6%,不良反應發生率占10%;女性:38-60歲不良反應3例占6%,女性61-85歲不良反應5例占10%,不良反應發生率占16%。其中4人1-3天出現不良反應,9人4-8天出現不良反應。當發現不良反應后給予立即停用所用藥物,必要給予胃復安針10—20mg肌注或者加入5%葡萄糖100ml靜脈滴注,必要時給予低流量吸氧,給50葡萄糖口服,或心得安10mg口服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后經調整醫囑,停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停用氨茶堿注射液或者減輕氨茶堿劑量,或者停用特布他林霧化治療,患者未再發生不良反應。經過繼續治療,患者病情好轉或者痊愈出院。說明聯合使用多種藥物、性別,年齡,使用時間長短都有很大關系。詳見表1。
表1患者發生不良反應一般資料[n(%)]
組別(頭暈、心慌、乏力、惡心、嘔吐、飽脹、納差、打嗝)不良反應發生率
男(n=50)2(38歲-60歲)4%3(61歲-85歲)
6%5(10%)
女(n=50)3(38歲-60歲)6%5(61歲-85歲)10%8(16%)
3.討論
在臨床用藥過程中,心腦血管和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比較常見,常經對癥處理或停藥后自行緩解,掌握每個藥物不良反應,藥物聯合應用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避免同類及導致同樣不良事件藥物的聯合應用,是每個臨床醫師必備的技能。本文探討的呼吸系統疾病常用藥物:頭孢類抗生素:常見的不良反應變態反應,其次為胃腸道反應[1];茶堿類:茶堿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易激動、失眠等,可出現心動過速、心律失常,與濃度密切相關,以氨茶堿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2,3]。地塞米松針:有中樞興奮作用,并對胃黏膜造成損傷,易出現呃逆癥狀[4];甲潑尼龍注射液:不良反應基本同地塞米松針。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較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消化系統不良反應,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其中胃腸道發生率2%-16%[5,6];特布他林:可發生惡心、嘔吐、頭痛、心悸及胃腸障礙等[7]。從以上藥物不良反應來看,本資料當中存在藥物的不合理使用:頭孢類抗菌素、喹諾酮類抗菌素、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茶堿類、特布他林霧化,它們都有發生心腦血管和胃腸道不良反應癥狀,它們聯用及配伍來看,增大了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特別是老年患者,藥物經肝臟代謝滅活的代謝能力減退,半衰期延長,易造成藥物畜積;并且老年人腎功能減退,經腎排泄藥物減少,藥物消除延緩,血藥濃度升高,易在體內畜積產生毒性作用,老年人中毒最主要原因[8,9]。因此有學者提出從50歲開始,每增加1歲,劑量應比成人減少1%,60歲—80歲應為成人量的3/4,80歲以上為成人量的2/3即可,把藥量掌握在最低有效量。多種藥物聯用是老年人用藥潛在風險的最危險因素[10]。
從以上這些病例治療來看,部分臨床醫師因受到業務水平及專業能力的限制,部分年老醫師經驗性用藥,藥物聯合使用及配伍存在不規范、不合理,缺乏對患者一個整體綜合評估:對患者藥物使用缺乏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知識深度掌握,還有對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對藥物反應認識不足,最終導致患者產生不良反應病例增多。
綜上所述:藥物合理應用與否,直接影響臨床療效和發生不良反應,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使用藥物的劑量、時間長短、聯用尤其重要,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十分復雜,配伍合理可引起協同作用,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反之影響療效、治療不佳、不良反應發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增加醫療風險,發生醫患糾紛。臨床用藥應少而精,藥物聯用及配伍應特別慎重,避免配伍禁忌的發生,保障用藥安全,降低多種藥物聯合使用率,合理選擇配伍使用藥物,個體化用藥。同時加強學習專業素質及自身的專業技能,不斷更新相關理論知識,才能使我們臨床工作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用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宋桂娥.頭孢類抗生素不良反應報告分析.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0.12(5);60-63.
?。?)金美玲.茶堿類藥物在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合理應用.中華哮喘雜志(電子版),2008年第2卷第3期
?。?)劉文忠,張傳寶,李海朝.茶堿類平喘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研究.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年07期
?。?)李正國,楊純秋.地塞米松至呃逆45例(J).中化臨床內科雜志,2003,20;2451-2452
?。?)商愛清.104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應病例報告分析.中國傷殘醫學,2015年8期141-142
?。?)陳波,趙巖,李晶.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應及分析.婚姻與健康.實用診療,2014年第4卷第4期
?。?)師海波,王克林主編.臨床最新藥物手冊第3版.587-588
?。?)周莉莉.淺淡老年人的合理用藥.健康導報.醫學版,2015年第11期第20卷
?。?)李慧芳.老年人常見安全問題及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07,S1:60-61
?。?0)沈雪芬.影響老年人用藥安全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0年33期:136-137